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体物理学”相关记录4212条 . 查询时间(3.673 秒)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捕获一例“失败”恒星暗条爆发事件(图)
恒星 行星 天体物理学
2025/4/18
2025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系外行星/太阳系小行星研究团组曹东涛博士与顾盛宏研究员在恒星UX Ari上成功地捕获到一例罕见的与光学超级耀斑密切相关的“失败”暗条爆发事件。相关成果以"Letters to the Editor"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Astronomy & Astrophysics(《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天文台在太阳微耀斑的可能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太阳 天体物理 磁场
2025/4/16
2025年3月28日,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以“Moving Plasma Structures and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 of Solar Microflares Observed with High-Resolution Coronal Imaging”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太阳微耀斑的可能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太阳 天体物理 磁场
2025/4/18
2025年3月28日,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以“Moving Plasma Structures and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 of Solar Microflares Observed with High-Resolution Coronal Imaging”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

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何佼教授(图)
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 何佼 教授 实验天体物理学
2025/3/24

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艾艳丽副教授(图)
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 艾艳丽 副教授 天体物理学
2025/3/24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学家提出统一框架解析天体物理外流现象(图)
解析 天体物理 理论
2025/2/27
2025年2月18日,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Willem Baan研究员和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合作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理论模型,成功统一解释了从原恒星到超大质量黑洞等跨越十二个数量级的天体外流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天体物理领域权威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对NLTE改正后的铕(Eu)丰度取得新进展(图)
天体物理 金属 元素
2025/2/27
2025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与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团队,在国际天文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1D和<3D>大气模型下NLTE修正对贫金属恒星Eu丰度影响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非局部热力学平衡(NLTE)模型,通过测量太阳光谱以及银河系晕和贫金属盘中恒星样本的Eu丰度,并结合银河化学演...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天文台跟踪变脸活动星系核发现新现象(图)
天文台 星系 核 天体物理
2025/2/20
2025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基地卢开兴与国内外合作者,首次获得活动星系核宽发射线演化的完整序列。该研究为认识活动星系核演化提供了新信息。论文《Mrk 1018核区几十年变脸转换过程中的短暂复活》(A Short-lived Rejuvenation During the Decades-long Changing-look Transition in the Nucleu...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天文台在吸积致塌缩超新星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天文台 演化 天体物理
2025/2/20
202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生张正阳和王博研究员等人,对吸积氦的氧氖白矮星进行了长时标演化研究,首次发现在白矮星吸积过程中会在外壳层产生硅元素。当白矮星积累质量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时,会最终形成中子星。该研究已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题目为“He-accreting Oxygen–Neon White Dwarfs and Accretion-induced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