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马克思主义 文明观”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093 秒)
文明观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等一系列问题的解答。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既巩固长期执政的现实基础,又不断探寻文明发展规律,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共产党文明观体系。中国共产党文明观是特定理论语境、文化背景、实践根基和主体立场的产物,也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中华传统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 政治
2007/12/7
文章来源《前沿》 2003年07期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是社会政治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作者单位:空军后勤学院 江苏徐州221000.
论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 江泽民
2007/8/3
文章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05期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也说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趋向成熟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0300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发展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2007/8/3
文章来源《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政教部 江苏连云港222003.
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论纲
政治文明 江泽民
2007/8/3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方式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集中表现为政治文明目标论、政治文明过程论、政治文明借鉴论、政治文明协调论、政治文明建设论,阐明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指明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强烈的人民性等特点,对新世纪中国的...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 邓小平
2007/8/3
文章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年03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尽管 没有直接使用“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在他诸多关于政治建设的论述中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 想,形成了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辽宁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3 . 辽宁 沈阳 110036.
浅析邓小平的政治文明观及其战略意义
政治文明 邓小平
2007/8/3
文章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1期[文摘]:中国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明,是邓小平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邓小平对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的论述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场合强调的着重点不同,但仍可以从中提炼和综合出民主至上、政治主导、制度权威、监督制约等四个变量,进而构成邓小平有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的四个生长点和支撑点。而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则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