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皮肤病学 系统”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1.265 秒)
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三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图)
上海医学科技奖 上海医学科技奖 恶性肿瘤
2023/7/10
2023年6月28日,上海市医学会第三十七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十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理事会议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召开。会上举行了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仪式。
日前,2021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评审工作圆满落幕。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崔勇教授团队申报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组变异的新发现”荣获2021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系统综述与分析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以期为头孢唑林钠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WANFANG等数据库,时间截至2017年10月,纳入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致过敏性休克的中英文病例报道,两位研究者独立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统计。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硬化症 硬皮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
2020/1/17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病因未明确,主要发病机制为免疫失调、血管病变、皮肤及内脏器官的过度纤维化。免疫失调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细胞或成分的循环自身抗体,且自身抗体往往产生于病程早期,出现在临床表现前。目前已发现越来越多的SSc相关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疾病过程、临床并发症及预后存在明显关联,总结SSc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对SSc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并发症预测及预...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与南开大学共同发布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皮肤病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该项技术由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视觉实验室杨巨峰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发,包含两项主要功能,一是利用皮肤镜拍摄皮肤色素痣,并对皮肤镜图像进行辨识;二是利用普通手机拍摄皮损图像,并对皮损进行智能辨识,以提供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断参考。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机制揭示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
2016/8/2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课题组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及山东省科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应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结果揭示了IL-2调节免疫平衡,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上。
分析抗U1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SLE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者69例,分析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并与92例同期住院的抗U1RNP抗体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 抗U1RNP抗体阳性的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SSA、抗核糖体P蛋白阳性率较高,更...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EB病毒衣壳抗体(EBV-VCA-IgG、IgA)滴度及病毒DNA载量,探讨SLE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再发感染后的激活对SLE总体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SLE患者、118例非SLE的风湿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EB病毒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测EBV-DNA载量。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病毒抗体或DNA阳性...
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Meta分析
红斑狼疮 系统性 Meta分析 白芍总苷
2014/2/24
评价中药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集白芍总苷辅助治疗SLE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感染率、不良反应、SLE活动指数(SLEDAI)、激素量变化、ESR、CRP、ANA、抗dsDNA、C3、C4等情况。结果 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有效...
系统性硬皮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检测及意义
硬皮病 系统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1
2012/7/12
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发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关系,探讨硬皮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SSc患者皮损中VEGF及MMP-1的表达,21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VEGF在SSc患者皮损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1)。(2)MMP-1在SSc患者皮损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1)。结论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D70-CD27异常的研究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淋巴细胞 信号通路
2012/4/27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D70-CD27信号通路对其免疫紊乱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流式细胞术、ELISA方法检测了20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CD4+CD70+ T细胞阳性率、CD19+CD27+ B细胞阳性率、血清中IgG分泌水平。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CD70+ T细胞的阳性率、CD19+CD27+ B细胞阳性率以及血清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CD...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多系统累及的致死性自身免疫病。多年来,由于受病理机制复杂、治疗靶点缺乏、相关疾病动物模型周期过长等因素的制约,SLE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员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SLE治疗药物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SM934作为治疗SLE候选新药,在狼疮疾...
干扰素α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复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
2012/3/27
提高对干扰素α(IFN-α)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随访的1例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诱发SLE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25岁,聚乙二醇IFN-α治疗CHB 58周,获得生物化学、病毒学应答,HBeAg、HBsAg血清学转换。停IFN-α 2周后出现发热、关节痛,尿蛋白阳性,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肾脏穿刺病理示狼疮性肾炎Ⅳ-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