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院士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2024年12月24日,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杨青教授团队“破译昆虫保湿排毒机制”最新研究成果,成果一经发布,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2024年11月14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增选出74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本次增选院士有10位来自中国大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学会理事长何祖华当选。
2024年8月12日,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董欣年教授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应邀作为特邀报告人参加中心Institute Seminar系列报告会及学术交流。
2024年1月5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植保楼报告厅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第八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友良教授主持。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等规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会副理事长黄三文研究员、学会监事长何祖华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2023年8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贵州大学昆虫学特聘教授刘同先应邀莅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我国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进展与面临的挑战》《利用植物–植食昆虫-天敌互作关系防控害虫》,报告会由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蒋太明主持。
2023年6月16日,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Robert A. (Bob) McIntosh教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McIntosh教授在遗传发育所1号楼第三会议室作了题为“Some Issues in Wheat Rust Research“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澳大利亚小麦病害流行情况,结合自己在小麦锈病及持久抗病育种方面的科研实践介绍了抗病品种培育的...
2023年4月27日,我院周洪友院长、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赵君教授、景岚教授、谭瑶老师一行,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调研科技小院。期间,几位老师与朱有勇院士零距离对话,朱院士就“云南省水稻、马铃薯、中草药等产业布局与种植结构模式”、“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科技小院建设规划与布局”、“青年教师培养”等几项重要工作议题及成果经验进行了交流指导,为我们开展科技小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团队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 “ Sugar transporter TaSTP3 activation by TaWRKY19/61/82 enhances stripe rust susceptibility in wheat ”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糖转运蛋白TaSTP3在小麦感条锈病过程中被转录因子TaWRKY19/61/82协同转录...
2022年6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纪念李光博院士诞辰100周年暨铜像揭幕仪式,深切缅怀李光博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历史功绩,传承他的崇高品质和学术思想。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活动并讲话,副院长王汉中,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陈华宁出席活动。
李光博(1922—1996),农业昆虫学家,中国昆虫迁飞研究创始人之一。他在蝗虫、粘虫等重大害虫测报与防治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首次提出1月份0℃等温线是粘虫在中国的越冬北界;提出了粘虫季节性迁飞为害假说;通过组织标记回收试验,研究明确了粘虫远距离迁飞为害规律,阐明了各大发生区主要为害世代的虫源性质;创造性地设计出粘虫“异地”测报办法。他在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上也取得突出成就。
2022年4月2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剑平先生应邀走进“校庆120周年高端学术论坛”、“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名家讲坛”,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读书是为了什么”的专题报告,本次论坛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叶柏森老师主持,校科技处处长刘芳老师、院党委书记李卫星老师、院党委副书记周超老师、副院长冯立国老师、副院长吴东霞老师、...
《作物土传病害微生态调控院士工作站》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建立了,邀请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Ton Bisseling为入站院士,为相关研究工作开展的技术指导。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和向日葵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加重,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建立本院士工作站目的是在明确马铃薯和向日葵土传病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解析土壤中的微生态调控机制,筛选针对马铃薯和向日葵主要土传病害的生防微生物,并开发...
近日,从美国国家科学院网站获悉(http://www.nasonline.org),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著名昆虫学家康乐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康乐校长长期从事生态基因组学研究,是国际上生态基因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他在飞蝗基因组学、表型可塑性和行为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在包括Nature, 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简称:NAS)成立于1863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之一,大约有500名现任和已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过诺贝尔奖。旗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成立于1914年,是当今发表原创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国际学术期刊之一。当地时间2021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