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电化学反应工程 碳”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21 秒)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取得新突破(图)
酶 催化 电化学 蛋白
2024/12/22
酶电催化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手段为酶催化CO2还原提供还原力的催化系统。相比传统的电化学催化方法,酶电催化的催化电位接近CO2的理论还原电势,其过电势更低,此外,酶催化的选择性高。因此,酶电催化能实现更高的法拉第效率和能量效率。相比酶催化反应,酶电催化以电能代替酶催化所需要的昂贵辅因子如NAD(P)H,其成本更低。因此,酶电催化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的可行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酶电催化CO2还原面临催化速...
中国科大发现铜晶面对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决速步的调控现象(图)
反应 气体 电化学
2024/12/6
202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课题组报道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铜催化剂的决速步因晶面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即在铜(100)晶面,C-C偶联是决速步,而在铜(111)晶面,*CO与水的质子化是决速步。利用主要暴露铜(100)晶面的催化剂,研究人员在中性介质中实现了72%的乙烯法拉第效率和工业级的部分电流密度,并稳定将CO2转化到乙烯超过100小时。相关成果以“Facet-swit...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周顺桂教授团队在化学及环境领域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Metal-Free Semiconductor-Based Bio-Nano Hybrids for Sustainable CO2-to-CH4 Conversion with High Quantum Yield”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开发了...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低碳能源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离子液体 低碳能源
2022/6/15
近日,燃料电池研究所蒋昆副教授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机理和器件设计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能源领域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esolving Local Reaction Environment toward an Optimized CO2-to-CO Conversion Performance 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叶可,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开发镍/碳复合电极实现5-羟甲基糠醛高效电重整过程(图)
镍纳米片 碳纸复合电极
2021/5/11
生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非化石资源,被认为是潜在化石资源替代品。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生物质资源的重要代表性平台产品之一,可以作为原料生产多种高附加值化合物。将电氧化HMF与在新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析氢反应耦联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绿色策略,不仅能够突破电催化水裂解体系的动力学瓶颈,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体系电能消耗。然而,目前该研究方向仍处于概念验证的初始阶段,并面临许多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延强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刘彬合作在二氧化碳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是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相对稳定、电化学还原反应产物复杂,因此设计性能优异的催化剂以降低过电势、提高反应选择性和稳定性是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重...
中南大学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件 活性碳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 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 碳纳米管
2008/4/28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 mol·L-1 H2SO4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扫描速度50 mV·s-1;扫描电位为-0.1~0.9 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通过CV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红外谱图对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CNT/nanoTiO2-PAn)复合膜电极的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