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院士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312 秒)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祝宁华院士-李明研究员课题组主要开展微波光电子学、高速光电子器件及集成芯片、半导体激光器等研究工作。因科研任务和课题组发展需要,现招聘博士后。要求应聘人员:人品端正、潜心科研、积极进取、富有合作精神,拥有创新思维、具有独立人格、百折不挠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钙钛矿太阳电池在过去几年中凭借其优越的材料特性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的飞跃,其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认证效率在2021年底达到了25.7 %,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对于全无机钙钛矿CsPbIBr2,其优势在于良好的光学带隙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然而基于CsPbIBr2的太阳电池具有较大的开路电压损失(Vloss)。如何减小开路电压损失,提升开路电压,进而整体提升电池性能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中物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总师、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林尊琪,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28日19时3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林尊琪长期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发展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
据《解放军报》官方微博消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同志因病于2017年12月6日中午12时逝世,享年89岁。长期关注军工领域的小伙伴们可能知道,高伯龙院士长期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我国第一个环形激光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造成。
近日,美国工程科学学会(Socie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SES)公布了2017年A.C. Eringen Medal的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rnest S. Kuh讲座教授(Ernest S. Kuh Endowed Chair)张翔获得此殊荣。
牛憨笨院士是中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像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变像管超快诊断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我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光化学、光生物学、凝聚态物理、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超快图像信息获取手段。他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负责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禁运,并使中国超快诊断技...
周炳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院士,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物理和器件, 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 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高性能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波分复用光网络及光开关与交换。1984年率先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获国家级和部委奖11项,专利十余项。主编“激光原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侯洵,陕西咸阳人,1936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南灵宝。1955年毕业于西安高中。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58年9月至1962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原子能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其间,1960年3月至196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进修一年。1962年3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其间:1964年10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72年任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8月至1...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进入纳米时代,其中纳米光学和光子学的发展尤为重要,例如在纳米光刻、纳米成像和纳米信息存储等信息技术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机制及应用”为主题的第188期东方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干福熹在题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发展纳米光学和光子学》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纳米光学和光子学器件的最小特征尺寸和加工分辨率,都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因此,只有突破光的...
为激励我院科技和科普工作者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近日,中国科学院对全院“十一五”期间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10个先进集体、3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所侯洵院士受到表彰,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4月25日,西安测绘所魏子卿院士一行五人访问西安光机所,就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与所内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西安光机所科研及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交流。
6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徐扬生教授在莅临光电所学术交流,应邀作了题为《智能机器人:从空间到千家万户》的学术报告。省政协副主席、光电所所长张雨东同志主持报告会。
2009年5月30日下午,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王佛松院士及随行的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院生物局副局长朱祯等一行四人视察我所,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相里斌、副院长沈茂才等有关领导陪同来所。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西安光机所副所长吕建成,所党委副书记刘书龙及机关有关部门领导接待了王佛松院士一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