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政治学 诈骗”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据泰国《民族报》2025年1月7日报道,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计划颁布一项紧急法令,以打击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并确保金融机构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加大力度保障用户安全,相关责任方需对受害者进行损失赔偿。
试论单位信用卡诈骗行为
2007/12/28
信用卡诈骗犯罪是目前发案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过去被忽视的单位信用卡诈骗行为在实践中又屡有发生,犯罪数额多、危害甚大,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故为了遏制此类犯罪,必须高度重视惩治单位信用卡诈骗犯罪。但由于立法的疏漏,如何处理此类单位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就此行为做一点简单地探讨和研究。
一、增设信用卡诈骗单位主体的必要性
我国97年颁布的新刑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在总则中明确了单位犯...
合同诈骗犯罪行为方式的新特点及防治对策
犯罪行为 合同诈骗 行为方式
2007/12/2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犯罪的也不乏其人。就诈骗犯罪的载体而言,选择合同作为其设定骗局的一个道具,这是由于诈骗分子认为利用合同形式较正规,经签字盖章或公证后可信度高,可以作成大宗或长期“生意”,犯罪收益较高。同时还应看到合同诈骗犯罪的侦破、犯罪证据的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被抓捕都存在难度,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的侥...
安徽亳州万物春科技开发有限公集资诈骗1.3亿元
2007/8/22
安徽亳州万物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唐亚南等15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初步查证,该公司涉嫌集资诈骗金额高达1.3亿元,涉及安徽、河南、江苏、江西等7个省份之广,公安机关接到1600多名群众报案。
据介绍,万物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以联合养殖梅花鹿为名,以高额返利为诱饵,与客户签订联养合同,许诺以900元一份,分为半年期和一年期两种模式,半年期20%利润,到期连本带...
最高“两院”出台严惩盗抢诈骗机动车犯罪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
2007/8/22
为进一步加大惩治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的犯罪活动的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0日公布了《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一司法解释自5月1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对非法处置、隐藏、销售犯罪所得的机动车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实施买卖、介绍买卖、典当、拍卖、抵押或者用其抵债,拆解、拼装或者组装...
浙江破获全国首例高科技仿制银行卡诈骗案
2007/8/22
今年以来,全国一些地方连续发生了多起这样蹊跷的银行卡诈骗案件。日前,利用高科技手段在ATM机上盗取取款人银行卡信息,然后复制银行卡实施ATM机诈骗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张建被浙江省丽水市警方从重庆押解回浙江。据了解,这是国内警方首次破获此类犯罪案件。
今年8月初,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公安分局陆续接到银行和市民报案,称其银行卡中存款不明原因被人领取。案件引起了分局领导的关注,要求民警加强侦查,并开展蹲点守...
使用变造的银行存折进行诈骗应定金融凭证诈骗罪
诈骗罪
2007/8/22
——江苏高院判决吴华盗窃、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分析
案情
2003年上半年,被告人吴华在北京高伟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受该公司委派,为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进行软件系统升级,吴华利用工作之便,获取了多名储户资料,破译了王永华等部分储户银行密码。2004年5月22日,被告人吴华利用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系统升级,旧存折换新存折之机,先将储户徐沈锋的存折变造成储户王永华的存折,后通过换折的...
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初探
2007/8/22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由当时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英国沃达丰公司在GSM网络上通过电脑间手机发送成功,由此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自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以来,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手机短信已被形象地誉为“第五媒体”,它以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1]。 然而,现代科技在创造新的商机,引领人们新的生活时尚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与道德问题。一些人受...
重庆审理虚设“国际反贪调查局”诈骗案
2007/8/22
近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把虚设“国际反贪调查局”等组织,骗取百人钱财118万余元的5名“高官”推上审判台——该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对被告人谢朝明、饶正雄、程柏勋、陈克安、李宇和诈骗案进行公开审理。
据检察机关指控,2001年,曾两次犯诈骗罪被判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9岁的四川省邻水县农民谢朝明,刑满释放后恶性不改,重操旧业,先后与重庆市农民李宇和、煤矿退休工人陈克安、银行下岗人员程柏勋、四川省...
浙江判决首例网络购物诈骗案
2007/8/22
杭州市西湖区法院21日一审判处从事网络诈骗、盗窃的黑龙江少年孙某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这是浙江省判决的首例利用网络购物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
未满18周岁的孙某初中还没毕业就远离家乡,来到浙江省义乌市打工,在打工之余他学会了上网。去年11月,孙某偶然发现可以网上开店赚钱,于是就在国内某著名电子商务网站C to C(即个人对个人)上登记注册了自己的网络店铺“佳惠时尚”。生意很快来了,一位姓杨的客户从...
对借记卡诈骗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诈骗罪
2007/8/22
■问题关键:刑法专业术语是否随专业领域法律概念变化而变化
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窃取他人的银行借记卡的有效卡号、密码,或者使用其他非法手段骗取他人银行借记卡的卡号、密码等资料,然后伪造假借记卡,通过终端设备(ATM)窃取持卡人资金的案件。对于此类案件如何定性,是金融凭证诈骗还是信用卡诈骗,理论界与司法界均有不同意见。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是:银行卡业务早期并未细分信用卡与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习惯上...
如何认识保险诈骗罪的片面共犯
刑法 片面共犯 保险诈骗罪 保险公估
20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