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水文地理学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2.593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虾池对滨海含水层影响的模拟装置。
青藏高原巨大的抬升地形可接收大量太阳辐射,形成独特的热力干扰源,对区域大气循环和亚洲季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主要通过地表和大气之间能量和水分的交换过程实现。然而,青藏高原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复杂多样的下垫面状况,使得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李云良研究员、张奇研究员、谭志强和姚静副研究员主编的《鄱阳湖洪泛系统地表-地下水文水动力过程与模拟》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一半湖泊都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围绕青藏高原湖泊碳源汇之争悬而未决。本研究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整合,探讨了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水体碳交换过程和特征,为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碳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并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12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各专项任务(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陆续召开2022年度专项总结会议,总结专项实施以来的重要进展,评估阶段性成果,研讨科考专项第二期重点工作。其中“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任务二专题6“亚洲水塔区水循环动态监测与模拟”,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实验室刘苏峡研究员和博士生周浩伟组成的地理资源所队在欧空局举办的Round Robin的全球水面面积反演算法公开赛获得好成绩。经过一年多严格的审核,近期,这场赛程自2021年3月至5月的比赛结果被公布在新近发表于Remote Sensing的文章(链接见后)。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固态水储量仅次于南北极。作为地球上近20亿人赖以生存的十多条大江大河和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的源头,它也被称为“亚洲水塔”(图1)。第二次青藏科考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亚洲水塔失衡问题。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内陆区大多数湖泊自90年代末出现显著扩张,但高原南部湖泊出现一定的萎缩。湖泊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地处偏远、气候环境恶劣,青藏高原内陆区系统的湖泊水文气象观测资料较少,限制了人们对湖泊水文过程的认识。在多年连续观测的基础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类延斌副研究员与其合作者,通过能量平衡方法(...
邹鹰,男,1961年6月出生,山东莱州人,汉族。1982年7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委,首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
宋德敦,男,1941年6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人,汉族。1964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大学毕业。1967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水文水利计算及水利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原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所长、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于2002年11月退休。
罗毅,男,1966年3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汉族。2008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禹城综合试验站副站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过程机理的实验与模型研究,作物生长模型研究;农业节水理论、方法、技术研究;作物生长过程、区域(流域)水文过程、地下水动力学过程耦合模拟系统研究;遥感、GIS技术和分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