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语言”相关记录3181条 . 查询时间(3.063 秒)
《语文月刊》创刊于1982年4月,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语文专业期刊。经历届主编及杂志社同事的努力,该刊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和影响的语文专业品牌期刊之一。《语文月刊》一直以“创名牌,出精品,办一流刊物”为目标,树立品牌意识,连创佳绩,屡获殊荣。
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始建于1958年,1965年1月根据中央关于文科教改精神迁往瑞金办江大分校,实行“半工半读”。1968年10月随着江西大学的撤销、教师下放而中断办学,直至1972年10月复校才复办。1977年9月,恢复了本科院校全部基础课程和相应学科教研室,并于1979年招收了普通语言学、汉语史和外国文学3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因故停招,1983年下半年又重新启动了上述3个专业的硕士招生工作。...
21世纪,随着出土古文字资料的不断发现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古文字中的字词关系。字词关系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用某些字形表示某些词或某个词用某些字形来表示的字词关系系统,往往呈现一定的稳固性。目前,商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疑难字词的释读到了瓶颈期,字词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是古文字字词考释的一个增长点。全面展开古文字字词关系以及字际关系、词际关系等研究,通过对它们的...
语法—语用接口是一种外部接口(External interface),涉及语法系统与语言运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界有关语法—语用接口的理论探讨近年来并不少见。对儿童语言中语法—语用接口的关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关印欧语儿童句法语用知识习得的一手资料,对于儿童句法知识习得与语用能力发展的关系也不乏精辟论述,但由于在理论背景、资料收集的方式和方法上的差异,学者们在儿童语言...
自20世纪90年代而兴起的汉语语法化、词汇化研究,该成果丰硕且多有创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显豁起来。像语言本体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终极归宿词缀化现象,甚至传统的训诂学对它都有所涉及,现时的人们谈的当然更多,但总的情状是各自主张,繁富却显得散乱;关注的也多为单个对象,有机系统性的历史概貌缺乏彰显。该成果试图通过对有关研究的汇集、梳理和评述,为人们提供一个较清晰的背景;特别是通过对汉...
新材料的发现与使用是推进学术进展的重要条件,语言研究也不例外。该成果旨在全面搜集、整理明清民国时期旧方志中所储存的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文献,进而开展旧方志中所见的方言词语及其释义整理研究,为明清民国时期汉语方言音义演变研究、民族语言词汇音义演变研究、小说戏曲文献研究以及大型历史方言辞书编撰等提供新材料、新语料。
世界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是我国西汉学者扬雄所著,东晋学者郭璞为之作注,传本题《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隋朝的骞师也整理过《方言》,但没有传下来,今天只能在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里看到一些零星材料。流传下来的是郭璞注本,这个注本历经传抄翻刻,直到明代万历之前未有校勘整理的记录,明清学者看到的传本,里面错漏讹舛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已无法卒读。明代陈与郊采用雅书编排方式进行过一次整理...
中古汉语是汉语历史一个重要的关键转型时期,以汉语连词为切入点,探求中古时期的语言特征,是中古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虚词是汉语语法表达的重要手段,而连词是重要的虚词。因此汉语连词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对于丰富汉语语法系统、深入认识语言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929年,重庆大学建校之初即创立文学院并开设中文专业,著名学者向宗鲁、商承祚、吴宓、杨明照,作家艾芜、诗人吴芳吉等曾在此任教或就读。1952年,重庆大学中文学科调整分散到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2002年,重庆大学恢复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学科由此再度启航;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为重庆大学中文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原属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中文专业师...
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系国家语委所属共建类科研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福建省教育厅、泉州师范学院共建。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大学共建。2018年5月以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为基础申请,经河南省教育厅推动,国家语委领导和专家组两次实地考察评审,2018年12月国家语委正式批复同意共建,2019年5月10日三方签约,并正式挂牌。

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于2012年12月成立,是国家语委第二个科研基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受国家语委委托,承担有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修订建议;参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审读、征求意见工作;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社会需求和实施情况调查;协助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收集整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并建立数据库,向社会提供...
中央民族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成立于2008年6月23日,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同创建,机构设立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考察蒙、藏、维、哈、朝、彝、壮、傣、柯尔克孜等语言的报纸、网络、期刊、图书、教材、广播等大众媒体语言的音节、词语、新词、术语、外来词等使用状况,为...

汉语辞书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鲁东大学于2007年共建的学术机构,主要结合我国辞书事业现状进行辞书编纂、出版理论研究,紧跟国际辞书研究和编纂前沿,开展汉外对比,探讨中国辞书发展战略,推动汉语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使辞书编纂更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推广,服务于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需求,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