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会议中心 云与降水物理学”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1.983 秒)
2019年12月23日下午,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的陆春松教授在东区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向全院师生做了低云中夹卷混合蒸发过程的观测、模拟和参数化的学术汇报。本次报告由姜哲教授主持,地空学院老师、同学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准确的模拟夹卷过程对提高天气气候模式对云和降水的模拟有重要影响。模式模拟夹卷过程涉及积云参数化和云微物理参数化,但具体机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其中相对湿度对夹卷率的影响(正相...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气溶胶对流云降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京津冀区域模式应用示范”项目2019年年度进展交流会(图)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气溶胶 流云降水 相互作用机理 京津冀区域 2019年
2019/12/16
2019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云物理研究团队在京师科技大厦B座520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溶胶对流云降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京津冀区域模式应用示范”2019年年度进展交流会。来自6所高校、多个研究机构以及气象局的专家领导、项目及课题主要负责人、项目骨干和学生共计70余人出席会议,对本年度项目以及六个课题的工作进展进行总结汇报,并对项目后期的实施计划开展了讨...
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办,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承办的第二届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项目(EXOTICCA/TLFDP/UPDRAFT)联合研讨会于2019年9月3-5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韩国釜庆大学、印度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日本气...
中英东亚水循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图)
中英 东亚 水循环 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9/4/3
在中英气候科学支持服务伙伴关系项目(CSSP-China)支持下,东亚水循环研讨会于2019年3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旨在讨论东亚区域水循环方面的研究进展,商讨未来合作计划。会议由张丽霞副研究员主持,来自雷丁大学、中科院大气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和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TEA)的50余名专家和学生参会。与会专家围绕东亚降水的水汽源地追...
“天水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图)
天水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研讨会 华中科技大学
2018/4/20
2018年3月24日至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带电粒子催化人工降雨雪新原理新技术及应用示范”(天水计划)项目研讨会在八号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就“天水计划”项目的理论研究、实验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专家研讨环节,在场各部门专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焦点集中在“天水计划”核心技术原理、走向外场实践方案,以及后期实验成果评估等技术问题。经...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进展分会
第34届 中国气象学会 年会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进展 分会
2017/9/22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进展分会,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征文范围: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和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与应用;关键技术、装备和催化剂等研究与应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报、潜力识别、作业方案设计及效果检验等;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工程建设、业务系统、标准和管理等。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第十五届 云降水 人工影响 天气
2009/4/14
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计划于2008年10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现将有关会议基本情况通知如下(见附件),望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准备参加本次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 关于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的通知 (第三轮) : 您好!您的论文已被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录用,欢迎你准时参加会议。现将会议的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第14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在贵阳举行
天气科学 云降水物理 第14届
2008/1/24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主办的第14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于2005年11月7-1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00多篇,大会交流报告75篇。中国气象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关高校的科研人员和全国各省人影办科技业务人员共230多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