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民族教育”相关记录1444条 . 查询时间(0.953 秒)
近日,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展示中心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校长李俊杰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王宏晓主持仪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态调控”重点专项项目立项名单,由大连民族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董斌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5家单位共同申报的“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的人工微结构调控及应用”获批立项,国拨经费2000万元。
近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596名全国三八红旗手、395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599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其中,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湖南各校创新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五个认同”。
近日,中南民族大学“同心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实践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先后前往内蒙古包头、云南普洱、辽宁沈阳、广西百色等民族地区,开展“跟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走中国”系列活动,用“青春青语”传递“籽籽同心”的民族团结之情,共促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盛常开。
广元市以创新举措和多元化形式,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宣传专栏、开通公交专线、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近年来,湖北坚持以体促健、以健促情、以情促融,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新“体育+”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民俗活动,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传统体育项目从一域发展到全省,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共乐的运动,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在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关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河北省民委协同河北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于2024年10月-12月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征集评选活动。
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成效突出、影响深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强烈,民族团结、服务强国建设的热情积极高涨,担当和作为更加突出,展现出青年学生新的斗志、新的风格和新的形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近日,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培训班在沈阳举办,本次培训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主办、东北大学承办。省内各高校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落实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从12月10日开始,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校领导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开展宣讲11场次,做到主题宣讲活动立体化和全覆盖。
近年来,海北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社会实践等办学治校各环节,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精心组织,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倒排工期,压实任务,层层推进,圆满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内蒙古卷)》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