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特色库 郑一”相关记录173条 . 查询时间(0.312 秒)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一课题组发表可解释人工智能跨区域仿真河流氮通量动态的研究成果(图)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一课题组 人工智能 仿真河流氮通量动态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水文模拟
2022/10/24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一课题组连续发表探索水资源研究前沿的研究文章(图)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一 水资源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数据众包
2022/10/24

2020年6月11日,广东梅州丰顺县抗战老兵郑春亭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郑春亭,1927年12月5日出生,广东梅州丰顺县人,原陆军第六十三军一八六师师属通信连上士。1943年大饥荒,和村里几个同族一起自愿去报名参军,入伍第63军186师,驻地在揭阳锡场。原师长李卓元,后师长是张泽深,连长郑乃深是广州人。郑春亭读过书有点文化,被安排在师部通信连,上士军衔。平时主要是负责接电话,不用上前线参加战...

104岁抗战老兵郑维邦辞世 曾受邀参加“9·3大阅兵”(图)
104岁 抗战老兵 郑维邦 9·3大阅兵
2020/9/17
2020年2月9日下午2点15分,在过完元宵节的第二天,10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郑维邦,在成都家中安详地走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生命。这位曾代表抗日川军受邀前往北京参加“9·3”大阅兵的老兵,就这样带着一生两度从军抗战,赴山西、往云南,亲历中条山战役等重大战役,在战火硝烟里同侵华日军拼杀的峥嵘往事,离去了……
郑桂林和第四十八路义勇军
郑桂林 第四十八路 义勇军 抗日战争
2019/11/20
我原在沈阳一家商店里当账房先生,最恨日本鬼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第二天,日本军队在沈阳北门布上了岗,凡出入城门者必须向日本兵行礼,稍有不周即被殴打,对此我更加仇恨。就在那一天下午,我和商店一个伙计推一辆小车通过北门。当我看到许多过路的中国人向日本兵行礼而日本军人傲慢对待的神态时,一股复仇的火焰顿时升起,没有踌躇,我将车子交由伙计推去,随手抽木棒向日本军头上打去,日军当场毙命。我也没回城里,逃回...

郑林(1908~1987)(图)
郑林 1908 1987 抗日战争
2019/10/21
郑林,1908年生,山西省永济县人。1931年考入太原法学院法律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法学院党支部书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干事,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山西分会书记。1935年因反会考斗争被捕入狱,1937年5月经营救出狱。
1935年春,著名作家郑振铎到上海担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文化界救亡协会,全力投入抗战。“八一三事变”前,战争阴云已笼罩着上海。当时,郑振铎藏在虹口开明书店有100多箱古书。他和朋友们反复商量:“这些书到底能否留下?如果日军攻进来,这些书被搜到了,会有什么麻烦?”
郑英:抗战岁月 青春无悔
郑英 抗日救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2019/6/13
1945年8月12日,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为掩盖其活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累累罪行,开始陆续炸毁它在哈尔滨平房地区的所有营房和实验室。70年后,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东侧,一座矩形黑灰色的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落成。这座外形酷似飞机黑匣子的建筑被命名为“黑盒”。走进这座历史的“黑匣子”,其中陈列的众多珍贵藏品向世界真实地还原了侵华日军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
尽忠报国抗日捐躯的英雄:郑作民
尽忠报国 抗日捐躯 英雄 郑作民
2020/5/25
在湖南省新田县新圩镇高山村,一栋有着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一代英烈郑作民在这里出生、成长,走向忠烈报国之路。作为烈士事迹的载体,郑作民故居在2012年开始修缮后,不断有人前来参观、凭吊。郑作民,别名振华、文贝、治新,1902年生于湖南省新田县。自幼家境贫寒,靠父亲抬轿、挑煤炭、打短工挣钱供读私塾、初小、高小,一直到甲种师范。
郑会欣:抗战时期后方高级公务员的生活状况——以王子壮、陈克文日记为中心
高级公务员 生活状况 王子壮 陈克文
2018/8/6
抗战爆发后,政府机关各级官员,包括那些在党部、政府、军方等部门就职的高级公务员随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后方,他们当中除了少数位高权重的高官仍可享受某些优待,掌管财经事务的官员还能利用职权发国难财外,多数公务员则与大后方的民众一样,经历了长途跋涉、日军轰炸、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等艰难困苦的日子,最终与全国民众坚持到底,迎来抗战的全面胜利。
郑抱真,1897年生,寿县人;1938年入伍,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郑抱真赴上海参加王亚樵反蒋抗日集团,成为上海“铁血锄奸团”的骨干分子,曾参与策划爆炸日军旗舰“出云丸”舰,炸死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炸伤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等活动,震惊中外。1932年,任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救国义勇军军需主任,积极参加了著名的上海“一二八”抗战。

抗战中的郑振铎与古文献(上)(图)
抗战 郑振铎 古文献
2020/6/15
郑西谛振铎先生的名字,对于稍微读点书的人来讲,都可谓耳熟能详。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日军侵华占领上海期间,郑振铎甘冒危险,不辞劳苦,抢救大量的,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古籍善本,使其中大部分精华不毁于战火,不流于域外,为保存故国文献,特别是“江南文化”的长期积累,立下了巨大功勋,却又不为一般人所知了。1992年上海学林出版社继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郑振铎先生书信集》之后,又出版了刘哲民、陈...

2018年1月14日上午,王浩院士、郑健龙院士中南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铁道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郑健龙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黄健陵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调度室主任雷晓辉教授级高工,长沙理工大学院士办巢蓉主任,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余志武教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蒋琦玮、院长谢友均、副院长李耀庄、何旭辉、王卫东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土木工程学院蒋丽忠...
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抗战文物捐献湖南芷江
郑洞国 抗战文物捐献
2017/12/5
2017年12月2日电 1日下午,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抗战文物捐献仪式在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郑洞国将军长孙、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将郑洞国将军曾使用过的皮大衣、印章、墨盒,收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徽章、手枪枪套,在1943年缅北战役中缴获的侵缅日军官佐佩刀等12件文物悉数捐献给了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
据悉,郑洞国系湖南石门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投入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