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084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0/23/20231023161645515.png)
朱卫国教授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文揭示DNA损伤修复起始阶段染色质乙酰化的调控新机制(图)
DNA 朱卫国教授 生物学 赖氨酸
2023/10/23
DNA损伤应答与修复经历“进入-修复-恢复” (Access-Repair-Restore,ARR)三个生物学过程。核小体稳态对于DNA损伤应答及信号解除、基因转录瞬时激活与抑制至关重要。单就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来说,乙酰化介导染色质松弛以便DNA修复推进或促进基因转录;去乙酰化则造成致密染色质结构以保护遗传物质不受损失或抑制基因转录,因此染色质松散被认为是DNA双链断裂修复(DSBs)的先决条件。...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12/20/2022122010717558.png)
中科院上海分院营养与健康所杨黄恬研究组在国际知名丛书《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发表人多能干细胞衍生心血管前体细胞胞外囊泡高效分离和特征鉴定方法(图)
杨黄恬 人多能干细胞 衍生心血管 细胞胞外囊泡高效分离
2022/12/20
2022年4月26日,Springer Nature出版的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系列丛书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题为“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cret...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22/2023222112923712.png)
近期,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团队在鸡泛基因组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论文“De novo assembly of 20 chicken genomes reveals the undetectable phenomenon for thousands of core genes on micro-chromosomes and sub-telomeric regions ”在Molecular Bio...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4/2/20224285721548.jpg)
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是中国特有的稀有淡水硬骨鱼类,包括众多河栖地表种和穴居洞穴种。世界各地的洞穴鱼独立进化出一系列穴居生物特征和行为的适应以提高生存能力。由于脊椎动物的脑在解剖结构和神经调节信号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因此地表鱼和洞穴鱼为了解大脑脂质代谢如何调节神经可塑性并最终导致进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提供了一对天然样本。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6/17/2022617132654322.png)
2022年3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在分子进化生物学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的3月刊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brain-expressed biogenic amine receptors into olfactory 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s”的研究论文,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
安徽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英文课件Chapter8 New Research Field in Molecular Biology
安徽师范大学 分子生物学 英文课件 Chapter8 New Research Field Molecular Biology
2019/11/26
安徽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英文课件Chapter8 New Research Field in Molecular Biology。
安徽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英文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Biology
安徽师范大学 分子生物学 英文课件 Chapter1 Introduction Molecular Biology
2019/11/26
安徽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英文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Biology。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基因及基因组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 开展农林业物种(如毛竹、杉树、水稻, 茶叶等)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进行模式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以求揭示植物基因转录过程的分子机理, 基因表达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光感应,与逆境感应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其在农林业物种产量与品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12/11/20191211152337802.png)
余光创课题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研究成果(图)
余光 创课题组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研究成果
2019/12/11
进化生物学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分子生物与进化》) (1区,IF=14.797)在线发表了我校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余光创教授课题组的论文《treeio: an R package for phylogenetic tree input and output with richly annotated and associated dat...
华南师范大学昆虫所李胜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 昆虫 李胜 教授 团队 Molecular Biology Evolution 研究成果
2019/8/16
昆虫两个重要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协调调控昆虫的变态发育。其中蜕皮激素由胆固醇衍生而来,而昆虫并不能从头合成胆固醇,必需从食物中摄取固醇类物质,转变成胆固醇后再以胆固醇为前体合成蜕皮激素。然而,在动物界中,哪些动物能够从头合成胆固醇,哪些动物不能从头合成胆固醇,有没有一定的模式,该模式在动物界中又是怎么样起源、进化和维持的,具有什么样的进化意义,这个巨大的谜团已经困扰了动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数...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8/15/201981514199792.png)
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李胜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图)
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李胜 教授 昆虫 变态发育
2019/8/15
昆虫两个重要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协调调控昆虫的变态发育。其中蜕皮激素由胆固醇衍生而来,而昆虫并不能从头合成胆固醇,必需从食物中摄取固醇类物质,转变成胆固醇后再以胆固醇为前体合成蜕皮激素。然而,在动物界中,哪些动物能够从头合成胆固醇,哪些动物不能从头合成胆固醇,有没有一定的模式,该模式在动物界中又是怎么样起源、进化和维持的,具有什么样的进化意义,这个巨大的谜团已经困扰了动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数...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811/12/20181112151515250.png)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琦实验室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报道新基因在其生命周期中调控方式的动态演化史(图)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周琦 实验室 新基因 生命周期 动态演化史
2018/11/12
2018年11月3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琦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在线发表题为“On the regulatory evolution of new genes throughout their life history“的文章,刻画了演化过程中物种特有的新基因是如何通过不同种类和程度的组蛋白修饰和获取新的调控序列,以逐步由组织特异性的年轻基因...
第21届国际计算分子生物学研究会议(The 2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第21届 国际计算分子生物学研究 会议
2017/2/14
RECOMB 2017 is the 21st in a series of well-established scientific conferences bridging the areas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conference features keynote t...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64/15/2016415154354474.jpg)
浙江大学生研院范衡宇实验室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发表文章揭示启动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母源因子(图)
浙江大学生研院范衡宇实验室 早期胚胎发育
2016/4/15
2016年4月11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发表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3.309),报道了一个启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母源因子,并揭示了“母体-胚胎转换”过程中母源性mRNA降解的分子机制。
“受精”是雌雄生殖细胞融合而产生新生命的过程,是个体发育...
Professor Joseph R. Lakowicz,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rofessor Joseph R. Lakowicz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