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4037条 . 查询时间(4.533 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硕士生导师闫彬鹏副教授(图)
石油大学 克拉玛依 闫彬鹏副教授
2025/4/16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目录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4期 地理
2025/4/16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目录。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目录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 地理
2025/4/15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淑玲教授
克拉玛依 李淑玲教授 石油
2025/4/15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西北研究院高分甘肃中心助力缅甸7.9级地震卫星遥感跨域应急响应工作
地震 卫星 遥感
2025/4/17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成为今年全球最大地震,震感波及泰国、曼谷及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响应并成为率先行动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甘肃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甘肃中心)等机构利用高科技装备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在月球背面捕捉宇宙的黎明:鸿蒙计划科学预研取得重要进展(图)
宇宙 信号 探测
2025/4/13
2025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国家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在宇宙黎明时期21厘米氢信号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6日在线发表在澳大利亚天文学会出版物PASA。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与中国海洋大学包锐教授团队、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揭示了在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的电化学降解与沉降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气候变化开始改变人类计时的方式
冰盖 闰秒 地球自转 极冰融化
2025/3/10
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计时的方式带来改变。3月27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分析文章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使地球自转速度放缓,以至于下一个闰秒——自1972年以来用于协调原子钟的官方时间与基于地球不稳定自转速度的官方时间的机制——将推迟3年。
《自然》杂志3月2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融冰增加可能会影响全球计时。格陵兰和南极洲的融冰可能让地球角速度(角度位置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减慢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为此,协调世界时(UTC)可能比原来晚3年才需要添加一个负“闰秒”。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25年3月28日缅甸曼德勒7.7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Preliminary result for Rupture Process of Mar. 28, 2025, M7.7 Earthquake, Mandalay,Myanmar(图)
缅甸曼德勒 地震 过程
2025/4/18
2025年3月28日14点20分 (UTC 2025-03-28 06:02:54) 在缅甸曼德勒地区发生了M7.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从IRIS数据中心下载了地震数据资料用于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选取其中信噪比较高并且沿方位角分布比较均匀的27个远场P波波形(震中距位于30°<△<90°范围之内)和27个SH波波形资料进行点源模型的...

中国科大揭示潮汐力对断层破碎带内地震波速变化的显著影响(图)
地震 监测 演化
2025/4/8
2025年3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姚华建教授团队,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安宁河断裂带区域的地震波速的时间变化进行监测,发现潮汐力对断层破碎带的地震波速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成果以“Pronounced temporal velocity variations within the fault fracture zone in response to Earth tide mod...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俯冲板块上地幔蛇纹石化层特性获揭示(图)
地球物理 地质
2025/4/13
202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丘学林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德国GEOMAR-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利用万米级人工源地震剖面,成功获得了马里亚纳“挑战者深渊”俯冲板块上地幔顶部高度蛇纹石化层的横波速度和纵横波速比。该成果发表已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

中国科大揭示东北地区深源地震与长白山火山活动控制机制(图)
地震 火山 流体
2025/4/8
2025年3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海江教授团队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Robert Myhill博士,利用远震双差层析成像技术,揭示了太平洋俯冲板块在中国东北下方地幔过渡带的形态变化及其对长白山火山活动和深源地震的控制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Local slab penetration into lower mantle controls deep-focus seismicit...